IFM易福门齐平式压力传感器PI1717工作原理
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物理效应将压力信号转换为可测量的电信号,核心原理包括压阻效应、压电效应、电容变化和应变效应等。
核心工作原理分类
压阻效应(电阻式)
原理:当材料(如硅、金属应变片)受力变形时,内部电阻率发生变化,导致电阻值改变。
典型结构:惠斯通电桥电路(4个电阻组成),压力作用使其中两个电阻增大、两个减小,产生与压力成正比的电压差。
应用场景:工业自动化、汽车电子(如胎压监测)。
压电效应(压电式)
原理:压电材料(如石英晶体、陶瓷)在压力作用下产生电荷,电荷量与压力成正比。
特性:仅适用于动态压力测量(如振动、冲击),静态压力下电荷会迅速衰减。
应用场景:超声波传感器、加速度计。
电容变化(电容式)
原理:压力改变电容极板间距或介电常数,导致电容值变化。
典型结构:两个金属极板夹持弹性介质,压力使极板间距缩小,电容增大。
优势:灵敏度高、稳定性好,但易受环境湿度影响。
应用场景:触摸屏、液位测量。
应变效应(应变片式)
原理:金属或半导体应变片受力变形时,电阻值变化。
典型结构:应变片粘贴在弹性元件表面,压力通过弹性元件传递至应变片。
应用场景:结构健康监测、桥梁应力分析。
信号转换流程
压力感知
压力通过机械结构(如膜片、波纹管)传递至敏感元件(如压阻材料、压电晶体)。
物理量转换
敏感元件将压力转换为电阻、电荷、电容等物理量变化。
示例:压阻式传感器中,压力使硅膜片变形,导致扩散电阻阻值变化。
电信号生成
物理量变化通过电路转换为电信号(电压、电流)。
示例:压电式传感器中,电荷经电荷放大器转换为电压信号。
信号处理与输出
电信号经放大、滤波、线性化等处理后,输出为标准信号(如4~20mA、0~5V)或数字信号(如I²C、SPI)。
示例:工业传感器通常输出4~20mA电流信号,便于长距离传输。
应用领域
汽车胎压监测系统(TPMS)
采用压阻式传感器,通过无线模块将胎压数据传输至车载显示屏。
工业压力变送器
基于压阻效应,输出4~20mA信号,用于管道压力监测。
医疗血压计
采用压电式传感器,通过充气袖带压迫动脉,检测压力波动。
IFM易福门齐平式压力传感器PI1717工作原理